第52章 征兵_穿成男主糟糠妻后我跑路了
看书小说网 > 穿成男主糟糠妻后我跑路了 > 第52章 征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2章 征兵

  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姜梨看着骆母在那边演戏心里冷笑,但脸上还是摆出了一副担忧的神情“表哥,姑母似乎身子不太好,现在天气渐凉,表哥还是将姑母带回家中好好静养吧。”

  骆传名无奈的看着倒在自己身上的骆母,他当然知道骆母这是装的,但是孝字当头,他也只能扶住骆母。

  他看着姜梨嘴唇嗡动“阿梨,我真的很担心你,你没事吧”

  “多些表哥关心,只是阿梨现在刚刚丧夫丧子,需要为亡夫守孝,为亡子祈福,就不招待表哥了。”

  骆传名迷茫的看着姜梨。

  现在的姜梨看着他的神情淡漠,再也没有以往的情意。

  姜梨眼中对自己的情意到底是什么时候消失的呢

  骆传名看着姜梨,眼里闪过一丝痛苦“阿梨,我”

  “让开,天策卫办事”

  一阵急促整齐的马蹄声由远而近的传来,也打断了骆传名的话语。

  几骑骏马飞驰而过,原本围在杨家门口看热闹的人群也都被冲散开来。

  骆传名被天策卫打断了话语,再看着还在装晕的骆母,他深深叹了口气“阿梨,你好好照顾自己,我改天再来看你。”

  说完,骆传名搀扶着骆母便离开了。

  姜梨根本就没有注意到骆传名说了什么,她的目光一直追随着那几个坐在马上的军士,直到他们的身影消失在道路尽头。

  姜梨的脸色顿时凝重了起来。

  姜梨知道天策卫,天策卫是东夷郡王的近卫,只对东夷郡王负责,天策军竟然会亲至东津镇,肯定是有要事。

  东津镇只是一个边陲小镇,如果说东夷是整个大临最边缘的领地,那东津镇就是东夷最边缘的小镇。

  因为这里独特的地理位置,东津镇可以说是一个几近封闭的城镇,不管是经济还是军事甚至是人口都在整个东夷郡是垫底的存在,这么一个边缘的不能再边缘的小镇,竟然出现了天策卫。

  在见到天策卫的一瞬间,姜梨就想起了小说里一切的开始征兵。

  为了防止自己将小说的重要情节忘记,姜梨用英文记下了一些重要的情节和关键人物。

  其中,导致骆传名这个男主开始其传奇一生的导火线就是东夷的强制征兵。

  而这一剧情线的开始时间正是杨家父子死后没多久。

  姜梨记得,在原书中,杨家父子丧事那天,东夷下了那一年的第一场雪。

  而现在已经是秋去冬来的时节,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下雪,这样算来,时间已经对上了。

  天策卫来到此地必然就是为了征兵。

  也是,周学远死在了东夷,现在高鹳又驾崩了。

  不管接下来是谁登基称帝,东夷都不会好过。

  新帝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要立威,有什么比一个不听宣召,连钦差都死在了这里的东夷更适合开刀呢

  景延作为东夷郡王不可能想不到这一点,那为了应对未来即将会到来的大临铁军,现在征兵已经是刻不容缓。

  姜梨想到这里神情一变,她看了看周围的人群虽然散了不少,但还有一些人还未离去,便压低声音用只能自己和陈家兄弟才能听清的声音说道“陈大哥、陈二哥,这些怕是来强征兵役的,你们还是先躲一躲吧。”

  “征兵的”

  陈寺和陈全脸色同时一变,他们扫视了周边,周边现在人已经不多了,便也压低声音问道。

  “嫂子,你怎么知道这是来征兵的”

  “这只是我的猜测,之前听说大临的钦差死在了飞仙楼,还是在东夷郡王的眼皮子底下被刺杀的。有几个皇帝能够忍受自己的钦差死在了巡察地呢之前皇帝身体不适便一直拖着,现在皇帝驾崩了,新帝上位必然是要对东夷下手的,东夷郡王肯定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此时征兵就是他唯一的选择。”

  姜梨结合自己知道的情报做出了一番猜测。

  陈寺和陈全对视一眼,两人的神情都是一样的凝重。他们自然是认得景延的天策卫,他们刚才还在奇怪为什么天策卫会来到东津镇,现在听到姜梨的话语,他们越想越觉得姜梨的猜测可能是真的。

  若是真的如姜梨所说的那样,那这段时间他们若是继续留在这里就危险了。

  可是若是离开的话,那姜梨该由谁来保护呢

  一时间,陈寺和陈全都觉得事情变得棘手起来。

  最后还是陈寺下定了决心“杨家嫂子,我和我弟弟这边出去躲几日,我娘年事已高,就拜托嫂子照料了。”

  “陈大哥这是说得哪里的话,你们和陈大娘一直对我颇为照顾,就算陈大哥你不说,我也会好好照顾好陈大娘的。”姜梨一口答应下来。

  “那陈某再次谢过嫂子了,对了,这张借条嫂子收好。”说着,陈寺便把那张五十两银子的借条还给了姜梨。

  “陈大哥,这借条别人不知你我还能不清楚嘛,这还给我做什么还是先收着吧,说不定以后还有用,不过,陈大哥真厉害,怎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造出这么逼真的借条的,不亲自接触根本就不会发现端倪”

  看到那张借条,姜梨微微一笑。

  她知道陈寺虽然不怎么说话,但最是细心,她将借条的内容完完全全的说出来,就是为了让陈寺去伪造这么一份借条,果然,陈寺领悟了自己的意思。

  不仅伪造出了一张借条,而且,借条上面不管是墨迹还是指印尽然都做旧处理过,就算是骆传名这个男主竟然也没看出什么不对来。

  当然,这种做旧技术只是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若是真的用手接触了,就能够摸出那张借条上那种刚刚写上未完全干透的触感,这也是姜梨一直将借条拿在自己手中并没有交给骆家人查看的原因。

  陈寺听完点了点头“不过小技,比不得嫂子腹有乾坤,若是嫂子信得过我,那这借条我便收着。”

  他倒没觉得这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他虽然是个暗卫,但是除了武艺之外,也需要学习许多东西,其中便有伪造物件。

  做旧对他来说再简单不过了。

  将陈大娘托付给姜梨之后,陈家兄弟简单收拾了几件行李,连夜躲进了山里。

  第二天,姜梨一起床便看到空中落下了片片雪花。

  第一场雪,终于落下来了。

  还没有出门,姜梨便听到了外头哭闹嘈杂的声音。

  “砰砰砰开门”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传来。

  姜梨拉开门,外头站着两个差役。

  “你家里的男人呢,去哪里了”

  那差役见姜梨独自一人出来开门心底疑惑。

  还没进门的时候,便见到这家人的门口贴着一副白对联,白对联只有在家里死人的情况下才会贴的,这意味着这家人最近肯定死了人。

  现在看到姜梨一身孝服的出来,那差役心里有了猜测。

  “两位官爷,前不久,我的相公和孩子都相继离世了,现在家中就余了我一人。”姜梨回答道。

  “真的”差役狐疑的看着姜梨,越过她朝屋里看去。

  果然,院子里还搭着一个小小的灵堂,上面一大一小两个牌位特别显眼。

  这时候,另一个差役一拍脑袋“李哥,我想起来了,这不就是那倒霉的杨寡妇嘛,她家里就一个跛子男人和一个孩子,前不久那小孩被烧死了,那杨跛子伤心过度,直接就死了。这家人就剩她一个了。”

  “哦,倒也是个可怜人。”李差役同情的看了一眼姜梨,挥了挥手,带着另一个差役朝着下一户人家走去。

  见到那两个差役朝着陈家的方向走去,姜梨的心一下子就提了起来。

  想了想,姜梨还是放心不下陈大娘,悄悄跟在那两个差役后面走了过去。

  “开门开门,衙门办事。”

  差役们一大早便领了任务,睡也没睡好,这会都一肚子火,语气也谈不上好。

  不多时,陈大娘巍巍颤颤的过来开了门。

  “大娘,你家成年男人呢”李差役见开门的是个老妪,语气好了一些。

  “这位大人,老妇家里就我一个在,没有别人了。”

  “你一个人住这么大的屋子,大娘,别骗人了,我们也是奉命行事,别让我们难做。”李差役脸上露出不耐的神色,直接推开陈大娘,朝屋里走去。

  为了能够顺利征兵,他们天才蒙蒙亮便出来征兵,为的就是不让这些人得到风声提前跑了,这要是没征够人,倒霉的可是他们。

  好一会儿,李差役脸色难看的走了出来。

  这家里还就真的没别的人了。

  “老太婆,你别在这里给我耍花样,我可是知道的,你有两个儿子,现在你儿子人呢去哪里了”李差役凶狠的瞪着陈大娘说道。

  “大人啊,老身半截身子都要入土的人了,哪里敢隐瞒大人呢,我是有两个儿子,可是我那两个儿子前不久去郡城后就再也没回来了,我听人说,那是遭遇了山贼。”陈大娘只得睁着眼睛说瞎话。

  一边说,陈大娘一边掏出了一个荷包,悄悄塞到了李差役的手里。

  从昨天知道要征兵起,陈家就做了两手准备,其中便有拿钱贿赂征兵的差役,一般情况下,拿钱换人是可行的,理由说得过去,差役便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但若是差役不吃这一套,那便只能动用一些后手了。

  “王老弟,她说的是真的吗”李差役掂了掂手里的荷包脸色稍霁,转脸问身边另一个差役道。

  “李哥,这陈家是前不久从郡城搬过来的,衙门那里都还没记上他们的信息呢。”王差役低声回道。

  “哦,那这老妪也怪可怜的,走,去下一家。”李差役悄悄打开荷包看了一眼,里面足足有一百两银子,银子太多,荷包都被挤得变了形状,由此可见这老妪的话绝对都是肺腑之言。

  郡城那边对东津镇的要求是要凑出三千壮丁来,偌大的东津镇,加上下边的村子,凑出三千人也不难,也有一些富裕的人家会选择用钱换人,只要最后的人数能对上,那上头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李差役不是第一次遇到拿钱换人的,但是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手笔的,当下便爽快的放过了陈家,只是后边有些人家可能就要吃些苦头了,毕竟,不管怎么说,这人数是一定要凑够的。

  姜梨一直躲在一边观察差役的举动,见他们没怎么为难陈大娘反而去了下一家后,她这才松了口气。

  这一天,整个东津镇都是不平静的一天,姜梨这一天也没敢出门,但就算是她不出门,也能隐隐听到无数人家的哭泣声。

  “唉,战争啊。”

  突如其来的征兵也让姜梨清晰的认识到,这个世界马上就要迎来长达十年的战乱了。

  “叩叩叩。”

  “阿梨,开开门好吗”外头传来一阵熟悉的男声。

  夜已深,姜梨借着油灯的光亮正在院子里的小灵堂里为杨京和杨晟写经文。

  丧事请来的和尚说过,这经文要抄写七七四十九遍才能让逝者安息。

  姜梨一向是不信这些迷信的事,但是想到自己的穿越,再想起和杨京还有杨晟朝夕共处的画面,她没有犹豫太久便开始抄写起经文来。

  门外敲门人的声音姜梨再熟悉不过了,是骆传名的声音。

  姜梨神情一冷,没有停下手底的动作,依旧认真的抄写着经文。

  过了一会儿,外头的敲门声停了。

  姜梨停下了手里头的动作,放下手中的笔,姜梨的手悄悄抚上了手腕上的暗器手镯。

  骆传名可不是一个会轻言放弃的人,姜梨不相信,自己不开门,他就会自行离开。

  果然,姜梨听到了身后传来了一阵为不可查的物体落地声。

  “表哥,翻墙可不是君子所为。”姜梨微微偏头,眼角的余光扫到了一块看起来有些眼熟的衣角。

  她记得,白天见到骆传名的时候,他便是穿着这颜色花纹的衣服。

  “阿梨,我从来都不是什么君子。”骆传名顿了顿继续说道“我无意如此进门,但阿梨久不开门,我也只能出此下策。”

  姜梨冷冷地道“表哥,我应该也说过,我要为亡夫亡子祈福守孝,不见外人。”

  “阿梨,我们之间真的要如此生疏吗”骆传名眼底的悲伤几乎都要溢出来。

  姜梨没有回话,只是手指一直按在手镯上那颗红宝石上,若是骆传名意图不轨,藏在手镯里的银针便能第一时间让他失去行动能力。

  骆传名苦笑着走上前去,这一上前,他便看到了姜梨正在抄写的经文,除了这一副外,桌子便上还叠着几幅已经写好的经文。

  “阿梨你的书底似有下滑”骆传名的眉头微皱。

  姜梨摆在桌子上的那副经文上的字迹算不上难看,也算是工整的小楷,但是要知道姜梨从小跟着其父学文习字,写得一手漂亮的簪花小楷,有这样的珠玉在前,现在看姜梨抄写的经文骆传名便看不习惯了。

  姜梨的身子一僵接着若无其事的说道“换了你三年不练字,吃不饱穿不暖,手上生满冻疮,也会如此。”

  说着,姜梨刻意伸出了手。

  只见,那纤长柔美的手上已经大大小小的长出了好几个冻疮,虽然没有皲裂,但是看起来也是触目惊心,就好比是白玉有瑕。

  姜梨还在骆家的时候生了满手的冻疮,虽然调理了快一年,但时间太短,还是留下了病根,若是不涂紫玉膏冻疮便会复发。

  之前,姜梨日日都要在手上涂抹紫玉膏,但因杨京和杨晟相继逝世的缘故,这几日便疏忽了,加上天气转冷,这冻疮便复发了。

  当然,这次的冻疮没有之前那么严重,只是长了几个。

  骆传名看着姜梨那双手眼神暗了暗“阿梨,对不起。”

  他说完再看向那副未抄完的经文,那上面的字迹虽然不如记忆中那么清婉若仙,但也顺眼,仔细看去,和记忆中的字迹有三分相似。

  “有些事就像是这些冻疮一样,永远都会留在手上。”姜梨神情淡淡的收回了手。

  闻言,骆传名的神色更加愧疚了。

  “阿梨,你放心,我向你保证,我一定会为你找来最好的药膏,你以后都不会再生冻疮了”骆传名转到姜梨面前,对着她郑重的说道。

  姜梨无语的看着骆传名“我不需要。”

  见骆传名还想说什么,姜梨忙开口“表哥,阿梨现在是寡居状态,你夜里来访,是想要逼死阿梨吗”

  说着,姜梨眼眶就红了。

  见到姜梨这样,骆传名一下子手足无措起来“阿梨,我绝没有这意思,我今天别强征入伍了,明日便要去郡城,若是今天见不到你,那以后可能永远都见不到你了。”

  说着,骆传名的情绪低了下来。

  古来征战几人回,骆传名不是傻子,他清楚的知道东夷郡王征兵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战争即将到来。

  就算对自己一身武艺有些信心,对自己从小便学的兵法也有信心,可是战争毕竟是战争,自己真的能活着回来吗

  “阿梨,你等我好吗”

  骆传名紧紧的盯着姜梨,眼里满是恳求。

  “表哥,阿梨已经决定这辈子不再另嫁,阿梨生是杨家的人,死是杨家的鬼。”

  “阿梨”

  骆传名定定的看着姜梨,许久后,他叹息一声。

  “阿梨,我知道你的顾忌,总之,你等我就是了,所有的风言风语都不会影响到你。”

  姜梨

  姜梨不解的看着骆传名,她不太懂他话里的意思,难道是她拒绝的还不够彻底

  “阿梨,这经文送我吧。”

  说完,骆传名不等姜梨同意,直接抽走了那副她还未写完的经文。

  虽然桌子上还有几幅姜梨已经抄完的,但是骆传名就只想要这一副。

  “你还给我,那是我写给我相公的”姜梨皱起眉,不悦的看着骆传名。

  “没写完就不是写给他的。”骆传名将经文仔细的叠好收入怀中。

  骆传名伸出手,似乎想要触摸姜梨,但是看到姜梨一副警惕的样子,他最终还是收回了手。

  “阿梨,我走了,你,好好照顾你自己。”

  “若是阿梨你一直未变该多好。”

  骆传名来的快去的也快,姜梨眼睁睁的看着骆传名在墙上几个借力后原路跳了出去。

  姜梨紧紧的盯着自家院子的墙,那是一道两米五的高墙,她特意沏高的。

  但是,都已经这么高了,似乎也没有起到阻挡的作用。

  “看来得加到三米才行,还得在上头插上尖陶片才行。”,,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kanshu4.com。看书小说网手机版:https://m.kanshu4.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