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中华新篇章_重生之军阀生涯
看书小说网 > 重生之军阀生涯 > 第十二章 中华新篇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十二章 中华新篇章

  第十二章华新篇章

  “两位王爷,太后,世凯也不想为难朝廷,可这毕竟是打仗,将士们都是为军饷卖命,指望军饷养家糊口,拿不出银子鼓舞士气,将士们怎会为朝廷出力?士兵出工不出力,打个一年半载都有可能,到时候花出去的银子可不只是三千万了,还请王爷、太后三思……”

  袁世凯说话留三分,暗示银子不能一次性给足的话,以后他还会要的更多!

  隆裕太后抚摸着小皇帝的脑袋,思量了许久许久,开口道:“好吧,只要能尽快平定革命党作乱,这笔银子哀家出了。”

  溥伟急道:“太后,三千万不是笔小数目,国库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

  隆裕太后指着贵重华丽的慈宁宫摆放的装饰品。“慈宁宫里的这些个前朝瓷器、玉器、金银器具应该也值个千把百万,拿出去充当军饷吧。”

  “太后!”溥伟涨红着脸反对道:“万万不可!如此行径,皇家体面何在!成何体统!”

  “恭亲王不必多言,军国大事,哀家是个妇道人家,不懂这些,国难当头,不能坐视不管,与延续大清皇统相,这些个死的没用的瓶瓶罐罐又算得了什么呢?只要大清国还在,这些东西要多少有多少?难道不是吗?”

  “臣惭愧……”载沣、溥伟只好低头。

  “袁宫保,你先回去吧,等回头,哀家让人把这些个东西送到你府。”

  “臣告退。”

  钱要到手了,袁世凯美滋滋的磕头离去。

  等袁世凯走远后,溥伟跪在地无力地仰天怒吼:“瞧见了吧!这是大清国的忠臣呐!杀人不见血,吃人不吐骨头,他那洋鬼子都要狠!大清倘若要亡,不是亡在革命党手里,也不是洋人!肯定是这个姓袁的,权臣弄朝,国不将国啊!啊!”

  载沣与隆裕太后只是无奈的叹气。

  走出紫禁城,袁世凯满面风光,一身的杀伐之气又回到了这个胖子的身,被软禁的日子再也不会有了!

  袁世凯的北洋亲信冯国璋早已等候在太华门外。

  看他这满脸喜气的样子,也能够猜到原由。

  冯国璋去恭贺道:“恭喜大帅再度执掌北洋,属下已在全聚德设下宴席,为大帅贺喜。”

  袁世凯背着手,佝偻着的脊梁挺起来:“宴席退了吧,没空整这些,现在有正事要忙了。”

  冯国璋道:“太好了,北洋的弟兄们都等着大人的好消息呢。”

  “传我命令,电致段祺瑞,率北洋第五镇,走直隶,山东、屯兵海,给我死死地盯住南京。你率第四镇,进军湖北,兵临武汉三镇,记住,围而不打,等候我的下一步指示。”

  袁世凯眯起小眼睛,锋芒内敛。“武昌,南京也折腾的差不多了,这一次,我定要他个天翻地覆!”

  大清帝国如同一把堆积如山干柴枯草,袁兆龙点亮了星星火光,武昌燃起的火星迅速燃烧。

  受到了武昌起义的鼓舞,海都督陈其美、江苏都督、浙江都督联合陆军第九镇统制徐绍祯在镇江起义,组建江苏沪联军共一万多人,攻克南京,江苏沪临时政府又成一派,与远在内地的湖北军政府遥相呼应,与北方的清政府形成南北对峙之局,极大地缓解了湖北方面的压力。

  这也是袁世凯分兵的原因,天下新军出北洋,他袁世凯是新军的老祖宗,一把手,新军最强北洋六镇是他一手操练出来的,其战斗力强悍至极,是他赖以依仗的嫡系部队,远非其他新军拟。

  什么第八镇、第九镇,袁世凯统统不放在眼里。

  目光转向另一革命圣地,海滩黄浦江码头,海都督陈其美和江苏沪联军总司令徐绍桢翘首以盼,焦急的望着江面。

  “来了!来了!”岸有人高声喊道。

  陈其美赶紧望去。“在哪儿?在那儿!”

  呜呜两声汽笛响,一艘悬挂着五色旗的货船缓缓接近码头,抛了锚。

  船伸出板子搭在码头,船的人招呼道:“是南京这边的弟兄们吗!”

  陈其美大声回应道:“是的,你们是湖北那边的吧!”

  船人点点头,开始往下卸货。张德彪从船下来,与陈其美的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久久不愿分开。

  陈其美激动道:“天天盼,夜夜盼,总算是把你们盼来了,袁司令还好吧。”

  南京革命成功后,第一时间与武昌方面取得联系,袁兆龙当即表示必须全力支持友军发展,派张德彪为代表,带着湖北特产去了海。

  张德彪爽朗笑道:“哈哈。我们司令很好,袁司令托我代他向您问声好,船的这些东西,是送给友军的见面礼,务必要收下。”

  打开一个箱子,陈其美和徐绍桢眼睛顿时一亮,墨绿色的布条包裹着一支支崭新的汉阳造。

  “这里有两千条步枪,三十挺重机枪,十万发子弹,别嫌少!”

  陈其美摇头笑道:“这是说的哪里话,感激还来不及呢!不过你们的胆子也真是够大的,挂着五色旗,招摇了一路,怎么不低调一些呢,万一有个闪失怎么办!”

  张德彪豪气道:“我们司令曾经说过,革命不能低调,必须要让全国老百姓都知道,越招摇越好!”

  南京总督署人头攒动,江浙沪方面的各行各业的名流绅士以及各省革命党代表们齐聚一堂,从他们激动的神情不难看出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时刻。

  一身军装的海都督陈其美走到最前面台主持讲话。推推眼睛:“诸位。今天是一个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革命事业走到今天,历经了十个年头,撒下的革命种子终于也在今年发了芽,结出了胜利的果实。现在有请我们革命的领袖,孙先生!”

  哗~响起了满堂掌声。

  掌声和期盼,孙山先生带着满脸微笑打着招呼缓缓走过来,一身得体的西装将他那不高的个头衬托的挺拔标直。和他相熟的老革命猛然发现多年不见,孙山的板寸头竟有了许多的白发,还有唇精修过两抹浓密的八字胡。

  ““同志们,孙漂泊海外多年,革命事业能够有今天的成全都仰仗着在座的各位,孙某感谢你们。”

  孙山弯腰向着各省代表们深深地鞠了一躬,所有人不约而同的纷纷起身,好多人顺手抹去了眼眶的泪水,只有他们知道这个鞠躬代表着什么,多少同志没能看到这一天,他们真的等的太久太久。

  孙山道:“国要富强,国要民主,千千万万的老百姓要当家作主,我们不要大清帝国,不要皇帝,不要独裁,我们要一个华民国!”

  “大总统,大总统!”满堂呼应声盖过了孙山的发言声。

  孙山走下台与每一个代表握手,来到湖北代表张德彪面前伸出手,张德彪惊喜的双手握住。

  孙山笑道:“革命能够开花结果,首功应该记在我那位“学生”身,带我向他问个好。”

  张德彪激动道:“不敢当,不敢当,倘若袁司令能够听到先生你这么高的赞扬,肯定会很开心的,只可惜湖北军务繁忙,司令脱不开身,不然肯定会亲自到场见证民国成立的伟大时刻。”

  1912年1月1日,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孙山职临时大总统。国历史自此翻开了崭新的篇章,至于那延续了二百七十年的大清国嘛,日子不会太长久了。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一层楼。

  唐代诗人王之涣在长江岳阳楼留下的经典名句流传千古,无数人墨客在此吟诗怀古。

  然而此时此刻,湖北革命军总司令袁兆龙却没有这种闲情雅致陶冶情操,十一月的武汉还不算太冷,站在长江边,江北面吹来的冷风给他带来清醒的凉意。

  登三天前投诚的原福建水师远舰,通过英国造高倍望远镜里可以看见江对面清军井然有序的操练,从他们的武器装备和训练方式可以判断,这支清军部队的战斗力远远不是一般清军可以拟的。

  难道是北洋清军?袁兆龙的脑海里忽然间浮现出这么一个名字,轰轰烈烈的起义大业进行到这个程度了,清廷终于坐不住了,不管是利益交换也好,还是暗妥协也罢,赋闲在家的钓鱼翁袁世凯出山了,边打边谈。

  送给袁兆龙这个革命第一军的第一份大礼是骁勇善战的四万北洋精兵!

  “这么快到了武汉啦,这下碰硬骨头喽。”袁兆龙苦涩笑道。

  自起兵以来,袁兆龙第一次感觉到自己肩头负担了千钧重的压力。

  “是啊,没有接触过北洋,永远不会知道北洋新军究竟有多可怕,打个不太恰当的方,哪怕是整个江南新军联合,都未必会是北洋新军的对手,学堂走出来的军官一多半都被袁世凯招揽,它的装备,训练,士兵素质,战术意识均走在所有新军最前面,可谓是大清精锐之师,这一仗难啊。”

  纵然黎元洪的话有夸张的成分,但也实际的承认了湖北新军非北洋新军之敌手。

  袁兆龙淡淡道:“这可未必,事在人为,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如果单凭数据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的话,赤壁之战也没有打的必要了,袁某没什么优点,一个,不信邪。”

  黎元洪苦笑,袁兆龙毕竟是年轻,初生牛犊不怕虎。

  袁兆龙看着长江,怀想过去:“一千多年前,也是这条长江,曹操率领二十万大军南下,周瑜指挥吴蜀五万联军大败曹操,自此三国鼎立。倘若都像宋卿兄那样,不战而退,将天下拱手相让,历史还会这么写吗?”

  黎元洪叹口气道:“不可避免会是一场血腥的恶战……”

  “哼!战战!五万革命军义士未必怕了他们北洋!”

  湖北等地新军慑于黎元洪的威名,纷纷倒戈投降,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革命军部队竟然扩充到了五万多人!

  作为利益共同者,为了表达诚意,英国人先是给了五百万元支票用作军费开销,袁兆龙将这笔钱拿来恢复汉阳制造厂生产,又送了革命军一批最新式进口枪械装备,袁兆龙用这批武器武装起两个协。装备齐全的五万雄兵也是袁兆龙胆敢口出狂言的底气!

  单单是这样还不够,论单兵素质和战术执行能力,湖北新军肯定不是北洋新军的对手,袁兆龙相信黎元洪的话。

  袁兆龙的战术是坚守不出,借助地势之利和北洋军展开攻坚战,拉锯战。拖住、拖疲、拖垮第四镇,为全国革命的弟兄们做一个榜样!

  请收藏本站:https://www.kanshu4.com。看书小说网手机版:https://m.kanshu4.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