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朝会开始,刘彻表态_我从秦末开始长生不死
看书小说网 > 我从秦末开始长生不死 > 第421章 朝会开始,刘彻表态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21章 朝会开始,刘彻表态

  第421章朝会开始,刘彻表态

  次日早朝。

  整个宫城挂满了素缟,引路的宦者亦是身披麻衣,面容严肃。

  太后薨逝的消息虽未正式公布,但可以参加朝会的官员,基本都有自己了解情报的渠道。

  出了这样的大事,他们最迟已经在昨日傍晚知晓。

  不过他们的反应各不相同。

  对于窦氏来说,今岁的寒冬格外冷冽。

  他们和吕氏不同。

  虽说吕氏最显赫的阶段,即是吕雉作为太后执掌朝政之时,但吕氏一门得封三侯的根本,在于大汉开国之时,他们货真价实地做出了极大贡献。

  故而世人言吕氏,多以勋贵称,而非外戚。

  哪怕吕雉薨逝,哪怕帝系转移,哪怕几十年过去,吕氏在朝堂中仍旧占有一席之地,不少人都愿意卖他们面子。

  可窦氏就不一样了。

  家族的荣华富贵,完全是凭借宫中有人赢来。

  而且飞黄腾达的这些年里,窦氏并未立下什么特别拿得出手的功绩。

  因此窦氏及其党羽,在上朝之时,皆是人心惶惶,不知等待他们会是什么。

  新党的那些朝臣,态度则是全然相反。

  他们想要大刀阔斧的改革,但迟迟未能实施,唯一的成效只有陈洛的太学,原因为何?

  不就是因为反对派的势力太强,阻力太过明显。

  究其根本,是窦太后支持采用黄老学说治世,希望维持无为而治的状态。

  那些反对变革者,便是有恃无恐。

  现在她的离世,代表着反对派失去最大的依仗。

  从此以后,双方来到同一起跑线,保持着公平竞争。

  但论起能力与竞争力,算作新党的那些成员,一个至少可以顶三五个反对者,实力毋庸置疑。

  不过太后薨逝,如果脸带喜色,那相当不合时宜。

  故而无论支持改革的新党,亦或是保守派,一个个皆是神色凝重,眼神哀痛。

  不过众人踏入殿内后,都可以察觉到那暗流涌动的气氛。

  大部分朝臣内心生出感慨。

  窦太后一死,恐怕这大汉的天就要开始变了啊。

  毕竟她曾把持朝政数年之久,掌控过大汉至高的权力,哪怕当半个皇帝来看,都不算过分。

  牵扯到她的身后事,没有那么简单。

  当然,无论是大刀阔斧的改革,或者是继续延续当下的政策,这与普通臣子是扯不上关系的。

  高层博弈,他们连成为棋子的资格都没有。

  不过想要平稳地度过这一时期,倒非什么难事,毕竟涉及到路线斗争,普通的官员沾染不上因果,那么就不会遭受打击。

  待到时局稳定下来之后,无论是改革派取得胜利,亦或是保守党大获成功,依旧要用这些人做事,不可能大量裁撤原有官员。

  众人思绪纷异,沉默无声地垂手而立。

  站在群臣之中的陈洛,面无表情。

  他现在所处的位置,已经算是大殿中间靠近的地方,相较于一年前身为议郎的自己,已经向前迈了一大步。

  毕竟之前自己要不缩在大殿的边角,要不就是站在阶上,发不出自己的声音。

  而他现在正趁着刘彻尚未前来的空当,争分夺秒地进行思考。

  接下来出现在众人面前的刘彻,将会持什么样的态度呢?

  陈洛揉了揉下巴。

  想要完全预估准确,有些困难。

  不过猜个大概,那就完全没有问题。

  刘彻大概率不会直接发难,窦太后刚刚薨逝,直接过河拆桥,打压窦氏和老臣,这样的名声传出去多少会有些不好听。

  但他支持改革的话,肯定又要表明自己的态度。

  把握两派之间的平衡,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

  不仅要让老臣没有觉得自己被冷落,又要让新兴的改革派见着上升通道,知道未来政局的方向。

  陈洛思索了数个不错的方案,但觉得都不算完美,总是差了些意思。

  只是他尚未想出最为合适的答案,刘彻便乘坐龙辇,到了殿内。

  一时间,群臣间落针可闻。

  窦太后薨逝得突然,没有给窦氏安排好后路。

  何况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刘彻与刘盈乃是完全不同两种皇帝。

  当年刘盈觉得遵循旧例,维护好高祖与高后留下的局面就够了,因此对吕氏兄弟仍旧器重,没有弃之不用。

  可刘彻不同。

  他追求着功业,不满足于躺在父辈的功劳簿上,因此想要变革,并且扫清一切阻碍革新的障碍。

  在刘彻刚登基的时候,窦太后阻拦过他进行变法的行为,直到及冠还政之后,她才允许刘彻去推行察举、建立太学以及颁布推恩令。

  只不过刘彻进行的这些变革,都有旧例可循。

  高祖、孝文帝时,皆有小规模、不成制式的察举。

  太学乃是官办学府,先秦即有之。

  推恩令乃与孝文帝时,贾丞相提出的“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真要论起颠覆性的政策,刘彻暂且是压在心底,没有实施。

  毕竟真要那么做的话,窦太后选择支持的可能性实在太小,甚至牵连波及到之前成功的变法,那就得不偿失了。

  刘彻走下龙辇,缓步登至上首位置。

  他并未第一时间坐下,而是扫视殿内后,声音低沉道:“诸位,这次早朝不议政事,若是有什么紧急事务,那就等朝会后再上书言明情况。”

  此言说出,众人齐声称唯,无人表示反对。

  遇到特殊情况,刘彻这么处理是合乎情理的。

  毕竟大汉崇尚孝道,总不能皇帝的祖母去世,还要求皇帝和个没事人一样,继续处理政事吧。

  何况刘彻并非真正荒废了政务,若是有紧急情况,在朝会散后,立刻上书即可,而不是代表所有的事情都不去管,这其中还是存在区别的。

  陈洛眯了眯眼,静静等着刘彻接下来的表态。

  对于今日的朝会,这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未来朝堂的格局,将从今日开始改变。

  他的每一句话,都会被无数臣子琢磨。

  至于拉长时间线之后,这些话将会对整个朝堂产生巨大影响,与未来路线亦是息息相关。

  请收藏本站:https://www.kanshu4.com。看书小说网手机版:https://m.kanshu4.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